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海归国宝 昨集体亮相

  2008-06-14 03:16:50  北京青年报

(中国讯) 近5年来从海外回归祖国的5批195件珍贵文物,昨日在北京历代帝王庙首度集体公开亮相。

  据介绍,本次展览既包括不久前中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从丹麦追索的156件中国文物和从美国追索的6件西汉“裸体”陶俑,也有海外华人购买并捐赠回国的31件汉阳陵陶俑,还有瑞典东亚博物馆归还的1件汉代陶马俑和日本美秀博物馆归还的1件北朝石刻菩萨造像。但有部分近年来“回家”的珍贵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本次展览,比如从香港索回被盗的河北承德珍贵文物49件,港澳知名爱国人士何鸿燊购买并捐赠给中国政府的圆明园海晏堂马首铜像等。海外华人华侨范汉民先生因其在我国政府追索非法流失到丹麦的中国文物过程中积极斡旋,被授予荣誉证书。

 ■156件丹麦归来的文物为古代服装史勾勒出一个整体轮廓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向记者介绍道,156件丹麦回归的中国文物中除了一件上古玉钺外,主体部分是陶俑以及家禽、家畜、房舍、家具等明器模型,年代为西汉至明。虽然没有发现特别罕见的稀世瑰宝,但有不少时代大致相衔接的人物俑,它们可以为中国古代服装史勾勒出一个约略的轮廓。记者在现场发现几件西汉彩绘女立俑,均梳椎髻,着深衣,是典型的西汉妇女形象,到了唐代时期则流行 “大髻宽衣”。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员介绍,这批从丹麦归来的珍贵文物目前保存在文物局信息咨询中心的文物仓库中,由于来源非常复杂,暂时还没有返还到归属地。据初步判断,应该至少来自陕西、河南、山西三省,其中以陕西的数量为多。

  据了解,这批文物由丹麦买家在1995年从德国购买,至于之前如何从中国流失到德国,完全没有线索。由于丹麦并没有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所以追索的难度非常之大。丹麦华侨范汉民先生在双方的斡旋提供与所持有文物商交涉等帮助,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父亲在世,他是不是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我想一定会的。”范汉民说。

  ■“回家菩萨”展现了日本友人高尚的博物馆操守

  单霁翔局长告诉记者,几年中追索回国的文物中最让他感动的是日本美秀博物馆归还的北朝石刻菩萨造像,“小山弘子和美秀博物馆体现出的高尚的博物馆操守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令我至今难忘。”

  历史上的青州一直是佛教昌盛之地,自北魏至宋代,立寺造像之俗绵延不绝,造像艺术融会中外、兼采南北,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此次被索回的北魏石刻菩萨像就是青州造像的典型代表。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这件北魏石刻菩萨像被盗流失海外,流浪数年后,出现在英国一家经营文物的商店里,恰巧被日本美秀博物馆花100万美元买下。收藏者是通过合法渠道花巨资购买的,而且又是在日本。当时,日本尚未加入1970年的国际文物公约,日本没有义务归还中国被盗文物。这让通过法律途径索回石刻菩萨造像困难重重。

  但是美秀博物馆是日本一个宗教组织“神慈秀明会”的私立博物馆,真善美是他们的宗旨,依据博物馆精神,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造像的主权属于中国。直到今年1月,“西游东渡”14年后的菩萨造像终于回到了久别已久的故乡。

  ■“裸体陶俑”被盗后追索归来

  此次展览中不少“裸俑”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中有6件裸俑是西安东郊的西汉窦皇后墓园之物,2001年被盗掘并被走私出境,2002年在美苏富比拍卖会上险遭拍卖。经我国文物、公安等部门长达一年多的追索,美国海关终于将其归还我国。此外,海外华人范世兴先生等14位海外侨胞和国内爱国人士捐赠的31 件西汉珍贵文物中也有不少“裸体陶俑”。

  据介绍,中国古代种类繁多的陵墓随葬品中,陶俑以其兼具多种价值备受瞩目;而在多种类型的陶俑中,裸体陶俑因其数量较少,分布地区狭小,流行时间较短成为研究热点。其实,经研究,这些陶俑身上当时均有衣物,只不过由于部分陶俑身着的衣服与主体躯干一起压模成型,至今保存完好,一部分外着丝麻的陶俑则彩衣尽蚀,显现出“赤身裸体”的不雅形象。



首页 > 时势动态 > 海外动态 > 2008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336&id=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