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慧门禅师:参禅 参悟本性

访问:心然  2011-01-27 23:32:02  南洋商报

慧门禅师月前来马教导禅修,适逢因缘与慧门禅师作访谈。慧门禅师是台湾百丈山力行禅寺创始人,近几年,慧门禅师仆仆风尘来我国弘法并教导“看话禅”……

■ 试简述出家过程

答:我在38岁以前生活很忙碌,忙着拼事业,生意做得很大,每天都要不断的开会。38岁接触与认识佛教。40岁开始醒觉要好好用功修行。

那时候我在台湾找不到适合指导我的禅修老师,于是我开始自己到各种不同传承如藏传、南传、北传去修学。这段期间,我去过中国、日本、韩国、缅甸与泰国去学习各种不同的禅修法门。过后我自己作了一些厘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禅法,那就是“看话禅”。

由于在家那十年我很努力禅修,身心有了体会,体悟到“禅味”,在家无论如何还是有所牵挂,于是选择了出家。当然父母有些担心与不舍,反倒是比我早学佛与接引我学佛的妻子帮我说服我父母。孩子也都长大了在念大学了,因此我终于顺利的走上出家之路。

■ 你刚才讲到身心有所体悟,是否有了“禅修的体会”在禅修道路上才不会退心?

答:是的。身心有所体悟很重要。身心真正有所体会才会体悟到“禅味”,因佛法是要实际体验,不能只靠理论。身心有体悟才会有萌生“出离心”。

我那时的个人体验是:有一回闭关出来,刚好踢到一块准备宴客的营火碳木,突然我“观照”到整块完整的碳木是“腐朽败坏”的,那刻我深刻体会到目前看起来的健康美丽的肉身其实也是腐朽脆弱的,因此才会拥有那份对世间出离的意念,出离心对修道者很重要。很多人对世间还有很多的染着与贪恋,只是此刻有出离心,下一刻对世间又充满留恋,如此的修学心态在修行上很难真正上路。

■ 印顺导师对你的修学有何影响?个人在禅修摸索上是否遇到什么瓶颈?

答:我在38岁时读了印顺导师的佛学著作《妙云集》后对佛教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过后我见过导师两次。无可否认导师在佛教思想上启蒙了我,不过在实修方面我是靠自己摸索的。在禅修上若遇到身心有变化,我都可在经典或与高僧大德的修行论著中找到答案,古人的禅修经验是最好的指南。我那时花了台币几百万买了《大藏经》与许多佛教论著回家,通过文字般若建立了修行认知上的般若。修行人只要心态正确,禅修就不会出问题。

■ 什么因缘来马禅修?对国内信众的素质有何评价?

答:应是2004年那年随慧明法师来马弘法而结下教禅修的因缘。近几年几乎每年我都会来马教导禅修。这里的信众一般上涉猎很多不同传承的教法。我发现有主观看法的学生较难进入,因他们会用原有的修法来作分别,反而是刚学佛或刚入门的较易受用,因他们的想法较单纯,容易进入状况。

基本上参禅不需要什么禅修基础,最重要是要保持单纯的心即可。

■ 现代人面对很多文明病或精神障碍,是否适合参禅?师父常教导心理学融入禅修,禅修的效果是否比一般心理治疗更彻底?

答:精神病患者若正出在发病期间,当然不适合修禅,因他们生理的荷尔蒙内分泌出现问题,脑袋凌乱因此无法分别任何有关佛教的教法。如果他们服药后处于较稳定时段,是可来参加禅修,但要让主办单位知道,以便处理。我有一个患有严重忧郁症的学员,来参禅时每天需服十多颗药,在刚参禅的过程身心也痛苦无比,于是我叫她在海边行禅参话头,结果她体验了一次“身心皆忘”的状况,对这个向来执着实有的“我”有了体会。过后她继续用功来禅修,现在她每天只需服一颗药,身心有很大改善。若是患有轻微精神宫能症又无需服药治疗的人更适合,因参禅能解决精神压力。

心理学主要是往潜意识下手,教病人用正面念头转负面念头,但仍旧是以“污染的心”对治“混浊的心”。但参禅是念头一起就斩断,它让你参透这个正受苦的“我”是谁?它处理到较深层的第七识与第八识。参禅是连根拔起,不是从枝叶下手。

■ 参话头是否是将念头打掉?是否会变成另一种压抑?

答:参话头不是一种打压,它是在念头起时就截断,不让念头有成长的机会。参话头是透过产生疑情,然后在参疑情时将疑情粉碎,那时就能体会到身心脱落的体悟,因此对于这个向来执着的实体——“我”就有新的体会。因此参话头不仅是转念而已,它其实是“止观双运”,止与观在同一时间进行,因此就会产生般若智慧,它是定慧等持。

■ 你教导禅修多喜欢在海边或山林,是否大自然对禅修有所帮助?

答:现代心理学常教导病人学习放松,但在城市的病人只是“努力”在“学习放松”,可是当你到了大自然时,你的身心就自然会放松,无需学习,因人的本性就是自然的。因此在大自然的环境里,我们的心较容易进入细微的状况里。大自然对禅修的确有所帮助。

■ 佛教讲了生死,但一般信众在面对病痛与死亡仍充满恐惧惶恐?如何加强这方面功夫?

答: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极深层的东西,那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气,没有实际的修行体会是无法解脱对死亡的恐惧的。它不能用概念来转化,用概念来转概念是无甚大效果的。

我本身有一位患大肠癌的信众,受病苦折磨得受不了,他来参禅,很努力坚持。有回他在参“抱着死尸的人是谁?”的话头时,经历了身心消失的体验,此后。他对死亡的恐惧就卸除了许多。他目前仍继续禅修,身体改善许多。因此修行的体验很重要,它才能对这个“我”松绑。参话头的功效是斩断杂念与习气。

■ 有人认为现代人根器不好不适合禅修。师父对此有何看法?

答:认为现代人不适合禅修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其实任何人都适合参禅。

参禅让我们看到心的本性,因此如此深层的我执就有办法破除。习气也是一样,它深层到不知不觉就产生,你完全无法察觉,因它是阿赖耶识的东西,唯有对“本性”有所体悟,才有松绑的可能。因此,参禅对情绪与习气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参禅是逼使疑情升起,然后在不断参禅下,疑情粉碎,就令身心顿失。而开悟即是心理时间会消失,不再有过去现在未来,外面无外,内里无内,是一种“无念状况”。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有觉悟的能力,任何人都适合参禅与禅修。

何谓看话禅?

中国禅宗的看话禅是用简单而直接了当的方法来度化众生。

看话禅行者在六根对六尘时,以话头截断能所的纠结石,进入离心意识参究——前念消失、后念未起、中间自孤——无明涌现——疑情生起时,才能进入离心意识参究。禅师可藉由一个巴掌或当头棒喝或听到窗外松子落下地的声音,都会成为禅机,而触动疑团爆破,而开悟。

“看话禅”参禅法门,是把信众的负面情绪转变成积极正面的能量与动力,而释放内心的压力;进一步教信众参究的诀窍,创造禅机引信众生起疑情,甚至打破疑情而明心见性,从此离苦得乐。

 

慧门禅师法语

■ 学佛人如不深入经藏,建立正确的知见,很容易被“似是而非”的邪见迷惑,也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不自知,如此修学佛法很危险。

■ 没有正知见,即使有正确的修法,也很容易修错,而无法察觉。有正确的知见,即使修错了方法,就容易察觉,并能即刻修正而回到正确的法上。  

■  学佛非自利而已,在自利中必须发起大悲心,愿生生世世以拔众生苦为己志;并能在利他中,不起烦恼而修自利。

■ 生理上与心理的健康,彼此有互补又互扯的关系,心理上的健康尤为重要。若能用禅法保持心平气不动,贪嗔痴三毒就不起。常处在不动念中,可减少很多没必要的情绪波动和烦恼。因此人际关系之互动,就会变得和谐,而不与人起衡突。

■ 第六识与慧心所相应,而产生正确的认知判断,可分分秒秒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与言行是善是恶。若是善心所引起,会令善念增长;若是恶心所引起,会令未起之恶念不起,这样才能做到已犯不再犯。所以忏悔必须以禅法的修行来增强慧心所的力量及断惑,才能达成真忏悔。

■ 以心意识思维而行之诸善(例如造桥、修路、救济、救灾、义工…等等)称为世俗谛菩提心。其福德力仍然无法伏断末那识的俱生我法二执,故无法了脱生死,而恒常在生死轮回中。

 

慧门禅师简介

慧门禅师为台湾百丈山力行禅寺创始人,深研南传、北传和藏传禅法,其中以中国禅宗一脉相传的“看话禅”为专长。

禅师出家前于台湾中兴大学生物统计系担任副教授,曾是成功的大企业家。出家后在台北医学院开授“医学伦理”,台东大学教授“禅与心理实践”等课程,结合遗传学专业知识与禅法修持,见解独到精辟,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辅导咨商,协助病患走出内心阴影重获新生。

禅师应邀在台湾多所学院及台湾佛教电视台弘法授课,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弘法并举办禅七教导“看话禅”。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专访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75&id=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