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时事动态目录 本地新闻 海外动态 本地活动 本地报导 专题评论 本地专访


 搜索。。。
 
 时事动态最新
·《大手牵小手》 两天一夜亲子户外营
·2022年竺摩长老110冥诞纪念弘法大会
·沙登佛教会2022年供僧大会
·吉打佛学院办 青少年佛教团康成长营
·观音寺善法学堂 第8届捐血🩸运动
 
 时事动态热点
·东禅寺举办 平安灯会暨花艺展
·真佛宗是附佛邪教 七大佛团列六不法举证
·他们真的很奇怪
·少年耶喜喇嘛还俗了
·马佛青总会举办 《全国佛青之友领袖培训营》

 

首页 > 时势动态 > 海外动态 > 2006
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发布时间:2006-04-04 来源:人民网  点击:

作为有着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佛教将对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双和模式”做出独特贡献。

        由中国佛教界倡议,获41个国家和地区佛教人士支援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4月13日~16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和舟山市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定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将着重讨论佛教的合作、社会责任及其和平使命。

        在此佛教盛会召开之前,《瞭望新闻周刊》就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与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等问题,专访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先生。他指出,当今世界快速不平衡的发展,引起普遍的“双重紧张”与“双重焦虑”。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从个人内心开始,弃恶扬善,清静自心,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将是中华文明对世界和平、人类福祉的又一巨大贡献。

        快速发展催生“双重紧张”与“双重焦虑”

       《瞭望新闻周刊》:目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发展尤为迅速。但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问题、地区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却不断涌现。您认为其原因何在?

        叶小文:发展是硬道理,但“硬道理”后面必然还隐藏着一个人们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察觉、逐渐认识的道理,这就是快速发展必然引起“双重紧张”,且在一定阶段表现为发展越快就越紧张。同时,高度紧张又给社会心态带来了“双重焦虑”,这些都困扰着人们,令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瞭望新闻周刊》:“双重紧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叶小文:“双重紧张”表现在快速发展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高,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也由低到高,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随之增长;只有人均GDP增长到一定程度,环境污染和压力才能到达临界点或转折点,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现在,我们正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到400 0美元的快速增长阶段,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正不断加大。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6%的可更新水资源,3%~4%的森林资源,养活22%的世界人口,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5亿~14.9亿,经济总量将达到35万亿~36万亿元人民币,压力比现在还要大。如果延续传统发展模式,环境负荷将是2000年的3.6倍。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可用反映一国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公认指标——基尼系数来衡量。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超过0.6,则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58,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放眼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正进一步拉大。不平则鸣,穷则思变,太不平就造反,极贫困就拼命。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甚至发生危机动乱的直接原因,也是当代恐怖主义不断滋生、 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根源。

        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紧张”之间关联、互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加剧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反过来会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更大的张力与变数,由此造成双倍叠加效应。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瞭望新闻周刊》:社会心态上的“双重焦虑”又表现在哪里?

叶小文:这表现在社会失范的焦虑和文明冲突的焦虑。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急。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失衡日重;贫富差距拉大,穷困饥饿增生;飓风海啸骤起、莫名疫病流行;暴力冲突不断,恐怖袭击频仍。

        国内“社会失范的焦虑”,则主要表现为快速发展造成的一系列两难抉择:社会心理压力具有既要促进平等竞争、又要促进共同富裕的双向作用;社会心理预期具有既要参与竞争实现先富一步,又要节制竞争、避免两极分化的双重风险;社会心理互动具有既要靠竞争激发心理活力、又要以协调融洽心理氛围的双重功能;社会心理取向具有既要求得效率提高、又要求得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这许多“双重”,在制度规范相对不健全的社会现实中,往往使人无所适从。

        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着强烈的期待,同时也引起对社会失范的焦虑。这种失范在个人层面,表现为强烈的不幸感,形成越轨的心理铺垫;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无拘束威胁社会基本秩序;在意识层面,表现为大众精神低落、漠视理想和未来的心理倾向。

       《瞭望新闻周刊》:“文明冲突的焦虑”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小文:社会失范,要靠社会文明来支撑和重建。但社会失范的焦虑后面,往往弥漫着心理的焦虑、文明的焦虑。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冲突,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这种挑战,更多地来自“恐怖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突。

        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西方至上主义思潮招摇于世,“单边主义”便随之滋长,与之相抗衡的“恐怖主义”也就相伴而来。“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相与争锋,造成了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有人将之称为“文明的冲突”。

        而且,“双重紧张”、“双重焦虑”会互为因果并产生叠加效应,热点频生的中东问题就是其突出表现。

       《瞭望新闻周刊》:“文明的冲突”经常带有一些宗教色彩,这是为什么?

         叶小文:面对这种情况,无奈的人们只好祈祷上苍、呼喊宗教、祈盼和平,因为宗教总是主张和平的。但不幸的是,宗教也被一些人歪曲、利用,他们或是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或是打着宗教旗号制造暴力恐怖,进一步挑起隔阂、猜疑和仇视,引发紧张、冲突和对抗。

        2000年《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千年和平大会宣言》愤慨地说,“我们的世界被暴力、战争和各种毁灭行为所破坏,而这些行为常常被说成‘以宗教的名义’”。文明的破坏是“礼崩乐坏”的无奈,文明的焦虑是“高端焦虑”的悲哀,因为“哀莫大于心死”。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大窟佛像有一层半楼高 文物部门将作进一步研究  (2008-02-15)
  百年古寺的石旗杆被撞 大货撞坏文物不知如何赔  (2008-02-15)
  敦煌莫高窟历史上最大的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2008-02-14)
  少林寺入选“中国十大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2008-02-13)
  岐山发现罕见窟龛雕像群 填补关中窟龛空白  (2008-02-12)
  冰雪无情人间有爱 加拿大各界踊跃救援中国灾区  (2008-02-12)
  “钟声传四海,祈福满人间”寒山寺迎新春钟声祈福法会  (2008-02-08)
  日本僧人书写悔过书 道坚法师回赠“和平”  (2008-02-06)
  十八罗汉佛头的被盗与回归(图文)  (2008-02-02)
  两位高僧祈福北岸公馆 倡导和谐纯净生活  (2008-02-01)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