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时事动态目录 本地新闻 海外动态 本地活动 本地报导 专题评论 本地专访


 搜索。。。
 
 时事动态最新
·《大手牵小手》 两天一夜亲子户外营
·2022年竺摩长老110冥诞纪念弘法大会
·沙登佛教会2022年供僧大会
·吉打佛学院办 青少年佛教团康成长营
·观音寺善法学堂 第8届捐血🩸运动
 
 时事动态热点
·东禅寺举办 平安灯会暨花艺展
·真佛宗是附佛邪教 七大佛团列六不法举证
·他们真的很奇怪
·少年耶喜喇嘛还俗了
·马佛青总会举办 《全国佛青之友领袖培训营》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报导 > 专辑报导
继程法师:在集体空虚的年代 发挥心的力量
整理报导:李秀华 发布时间:2008-05-13 来源:星洲日报  点击:

生命显现出来的现实是杂染、烦恼、痛苦的,但生命的本质却是清净、自在、快乐的。因此,生命的现实,只要经过正确方法的训练和修行,便可改造、转化或回归至本质的完美与清净。

带着烦恼、痛苦而有缺憾的现实生命,众生常会感到恐惧,进而逃避生命因这些缺憾所引起的深层不安。生命不安,因此寻求安心之道,这正是灵修的起点。这是一股生命的疑情,参究、探索此生命的疑情,就是心灵探源最大的动力。

若是真正深刻体会生命深层的不安,并知道要探源、参究生命疑情者,都会成为修行人,全心投入修行中。而一般人并非对生命疑情有深刻的认知,他们也许只是因为生命中的烦恼与痛苦,而想找个舒适或能解决的方法。在心灵空虚的年代里,心灵之学对这些人应该是最重要的。

现代人偏重于物质化的生活,因此心被物役了,对物及外境的追逐成为时尚,但是,心的空虚似无底洞,物质永远无法填满它。追逐物质的心一旦开始了便难以停下来,人们唯有越追越远,而心的空虚感就越强。

释继程法师在美国时,该国的孩子对他说:“这里的物质引诱力太强了。”他认为倘若自己知道物质的诱惑是不好的,就要想办法去脱离它。如果物质的诱惑力太强,而自己被牵着走了,就要转念。内心的丰富很重要,它可以减轻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即便没有物质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追逐物欲的心带来自我意识的迷失。此时此刻,若不是往内封闭自己,就是对外占有抢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伤害。

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应运而生的各种治疗方法也随着商业化的方式蓬勃起来。这些治疗方法有些看似能够解决问题,其实却又有其后遗症。

当然,有的治疗法的确发挥了功能,但疗效常常有其局限,治标不治本,问题或许只是减轻,或是被掩饰了。

■让心散发安定的力量

在心灵空虚的纪元,人们失去了生命的方向与目标,生活如行尸走肉般没有了灵魂,只追求眼前短暂的快乐,比如感官上的刺激与麻醉。这种快乐一直在快速变化,因此人们不得不断追逐、不断寻求刺激。在这不断变化之中,快乐变得更虚幻,心灵因此更为空虚了。 

释继程法师认为造成心灵空虚的原因有二,一是被物化的生活,二是本身的信仰渐渐失去吸引力。于是,很多人都在寻求使心灵安定的方法。有些人多年来投入禅修,虽然人数不多,却可以凝聚成一股力量。继程法师在禅堂中体验到这种正面能量的氛围,感受到这些修行者的用心。这些人的禅修力量,对人心安定、世界和平,确实在发挥其作用。

只要把心安定下来后,就自然会散发出安定的力量。而安定的力量稳固,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说,当你和一个情绪愤怒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而你自己的心是不稳定的,就会很容易被影响。若自己的心有力量的话,你不但不会被干扰,而且还可以感染对方,让他不再生气。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其实,这些无法预料的事情还是“有迹可寻”的,只是被我们迷失的心所忽略了。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要用什么心理来接受它,选择的权力就在自己手中。 

 “心是自己的,为何不让它来听自己的话。若觉得让心听话很困难,是因为这颗心并不属于你自己。”释继程法师笑说,要用欢喜或苦恼的心情来接受没有选择的选择。欢喜的接受,就会觉得快乐:苦恼的接受,就会受现实摆布。“至于要如何选择,在于一颗心。”

心若有力量,自己就能做出认为是最好的决定’欣然地接受,就是在主宰事情,而不是让事情主宰了自己。当心充满力量的时候,很多情况都可以被调整过来。所以,人要时常让自己站在“心有力量”的位置上。

其实,心灵本性空寂、清净,没有所谓的空虚或充实。但生命现实所呈现的,却是空虚的心灵,因此,空虚是附加在心灵,并非心灵本身具有的。既然如此,只要不把“空虚”附加在心灵之上,生命的空寂清净本性,不就自然显现出来了吗?这是心灵哲学的真谛,也是生命之所要完成的理想。也因为如此,生命现实相中显现的种种空虚,才会导致生命产生内在的不安,并想参透生命的疑情,而见到本来的面目。

各种灵修学派就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兴盛,但若这种种学派只是充斥着肤浅的学说,只在满足空虚心灵的欲望,表面上解决了心灵的问题,却只是短暂治标,到头来,我们仍是处在一个心灵空虚的纪元——一个“心灵学”发达而心灵仍然空虚的纪元。

 

■探究生命,禅修是唯一途径

要除去附加在心灵上的空虚,就是直透心灵。禅修是必经的途径,也许也是唯一的途径。   

心的最表层是受物或境影响最多的空间,这一层也是空虚感最重的层次。因此必须先安顿这一层次的心,让心不再追逐于外境,才不会继续受刺激而产生种种妄念,进而使空虚的心失去正常的操作能力,无法应对日常生活作息及人际关系的沟通。

一般上,处于此状态的人,心太粗糙而难以安定,无法进入专精的禅修法门。这些人必须先以精神治疗的谘商与辅导,平伏散乱的妄念后,待身心处于较安定的状态时,才能以轻松的禅修方法用功,调整身心。

调和身心、放松身心,是禅修常道的用功,这是建立在健康的身心基础上,并且有其一定的修行次第。从日常生活的调和与放松,进而身心的调和与放松,渐渐的身心就会进入更深更细的层次,安止于身心统一的“止”或“定”的境界中。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马佛青总会和星洲日报“活力副刊”联办“心灵纪元心境界”研讨会  (2008-04-20)
  普照寺举办继程法师弘法会  (2008-01-12)
  新山法霖学苑举办继程法师弘法会  (2008-01-11)
  马大毕业生佛友会和马大佛学会主办 佛学讲座  (2007-10-19)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