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集 > 圣严法师 >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节 本书的如来藏思想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07-12-01 来源: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点击:

梵语意为「如来之藏」,即是被隐覆於一切众生的贪嗔烦恼中的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
(一)本书有关如来藏思想的依据在大乘经论之中,有关如来藏思想的述者颇多,现举其中重要的,有如下的数种:


1.《如来藏经》云:「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注一)


2.《涅盘经》卷八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注二)


3.《胜鬘经.法身章》云:「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注三)


4.在《如来藏经》中,又举九喻以说明如来之义,谓如来法身,虽覆於烦恼,而其自性清净,丝毫不为烦恼所染。又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的长者穷子喻,以及卷四之〈五百弟子受记品〉,所揭的衣内明珠喻等,均系譬显如来藏思想 (注四)。


5.又在《胜
经》的〈空义隐覆真实章〉中所说的如来藏,有空与不空二种差别:「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中略)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於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注五)这是说,如来藏与烦恼之间的关系,若将之区别而言,则为如来藏中,空去一切烦恼,名为空如来藏;如来藏又具足过於恒河沙数的不可思议佛法,与之不离、不脱、不异,名为不空如来藏。

6.另在《起信论》之中,将真如分为如实空及如实不空之二义。真如不与一切的染法相应,离一切差别之相,是谓如实空;真如常恒不变,净法满足,是谓如实不空(注六),此与《胜
经》所说的如来藏之空及不空,大略一致。

7.《胜
经.法身章》又说了在缠与出缠的两种如来藏:「若於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於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注七)

8.《起信论》对於觉之体相,以四大镜作喻中的「如实空镜」(即是空如来藏)及「因熏习镜」(即是不空如来藏),便是说的在缠之如来藏;「法出离镜」及「缘熏习镜」,乃是说的出缠之如来藏(注八)。此与《胜 经》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从以上所举八例,已使我们略知如来藏的梗概,至於本书所述的如来藏之名目,则谓:「此心即是自性净清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注九)

也就是说,在《大乘止观》的立场,如来藏的异名,可有无量无边。例如,在真常唯心系的大乘经论之中,尚有圆觉、空性、实相、实际、菩萨心、大涅盘、常住真心等,均可列於如来藏的异名同义之内。此亦即是被本书名为「大乘」的「一心」。

再来探究如来藏之教义,乃系基於的胎藏说,将之与《舍利弗阿 昙论》卷二七〈绪分假心品〉等所说的心性本净说,组织之后完成的。我们从西晋时代的竺法护,便提出了《如来藏经》的初译来看,可知此一教义之在印度,成立得相当地早。此后译成汉文的《法华经》、《涅盘经》、《胜
经》、《楞伽经》等诸大乘经,以及《佛性论》、《究竟一乘宝性论》、《起信论》等诸大乘论 书,也是敷衍此一教义;对於中观和瑜伽的两大学派而言,并在印度自成一个学派系统,而且是一个有力的大乘佛教系统。至於《大乘止观》的理论基础,便在这些经验之中,引用了不少(注一零)。

如上面所述,如来藏,亦名真如,在《摄大乘论》,称为法界真如,此一法界真如,具有遍行等十种相,是为由初地至十地的所证之法。在《起信论》,以真如为众生心的实体,谓:「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注一一)这个真如,乃是离言的法体,既离言说之相,亦离心缘之相,唯是根本无分别智所证境界,而且此所谓真如这个名词之成为语言,也是为了遮遣世间虚妄名言而假立的东西,究其实际,乃是无言可立的。既立言说,《起信论》便依於言说而将真如分别成为如实空及如实不空二义:真如理体,离绝妄念,毕竟空寂,故名如实空;自体俨然,具足无漏性功德法,故名如实不空(注一二)。这便是所谓的依言真如了。

根据真谛译的《摄大乘论释》卷一四则云:「此无垢清净真如是常住法,诸 佛以此为身故,诸佛身常住,由此身常住;依此身有众德故,众德亦常住。此常住,以真实性为相。」(注一三)《起信论》对此则谓:「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注一四)

由这些论据看来,如来藏的确就是自性清净的法身、法尔、法性、法界、真如等的异名同义。在本书中的「依止一心以修止观」(注一五)者,这个「一心」(eka -citta),即是绝待无二的心性,也是万有的根本原理,称为真如,称为如来藏。此在本书之中,有如下的一段说明:「云何名为真如?答曰: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又说:「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更说:「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注一六)

本书又引《起信论》作为论证:「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注一七)

这一段《起信论》句,我们已在前面的注一一中见过,以此可知本书与《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关系何等密切。本书又说:「此心体虽为无量染法所覆, 即复具足过河沙数无漏性功德法。」(注一八)此一观点,又与前面注一及注四的《如来藏经》所示者一致(注一九)。

(二)本书有关如来藏的问题根据上述,本书的基本立场,乃是立足於如来藏缘起的基础之上。近世以来,特别在日本的佛教学界,对於如来藏思想的研究成果,已可谓相当丰富,与如来藏有关的大乘经论相当多,若以类型来加以考察,可有十五种或十七种之多 (注二零)。现在暂且列举与本书最有关系的六种经论之内容所示者,列表如次页 (注二一)。

作为本书的最重要的基础论典,当然是表中的《起信论》,有关《起信论》的撰者问题(注二二),在日本、在中国的近世佛教学术界,议论颇多,迄今尚未得一定论。不过,可以确定,《起信论》乃受了《入楞伽经》的很多影响(注二三),它也像《楞伽经》那样,显示着将如来藏与阿梨耶识思想,结合为一的倾向 (注二四)。这一点,且留到下一节中,再加说明。本书对於如来藏的思想,是站在怎样的角度上来处理的呢?这便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1.如来藏的三义本书卷一,有这样的一段问答(注二五):

「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为如来藏?」

「答曰:有三义,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复有二种,一者如来果德法身,二者众生性德净心,并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无所妨碍,故言能藏名藏;藏体平等,名之为如,平等缘起,目之为来,此即是能藏名如来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为无明藏所覆藏,故名为所藏也;藏体无异无相,名之为如,体备染净二用,目之为来,故言所藏名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尔,体具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法也。是故经云(注二六):『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又复经言(注二七):『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又复经言(注二八):『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而生也。』故染净平等,名之为如,能生染净,目之为来,故言能生名如来藏也。」

像这样的能藏、所藏、能生之如来藏三义之说,与一般所称例如《佛性论》所言的能摄、所摄、隐覆之如来藏三义之说,似乎有些区别了。因为在《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之中,以如如智,称如如境,不违二空,一切众生,悉皆被摄 藏於如来智内,是为所摄藏义;如来常住不变,众生为烦恼隐覆而不能见,是为隐覆藏义;果地之无量功德,皆为本有之性德,悉为众生之所摄藏,是为能摄藏义 (注二九)。

进一步而言,再将本书的如来藏三义,与《佛性论》的如来藏三义,作一较为详细的比较如下:

(1)本书的所藏,与《佛性论》的隐覆藏,两者的名目虽异,实则都是站在如来藏的立场,以说明为无明所覆藏为宗旨,彼此约略一致。


(2)本书的能藏,与《佛性论》的所摄藏之内容,大略也是相同,本书说其能包「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佛性论》则将「众生摄於如来智中」。《佛性论》是约众生而立名,本书则约如来藏而立名。


(3)本书立能生以阐明如来藏缘起,对此,《佛性论》则以说明众生摄藏有果地无量功德的性德,而立能摄藏。因此,其中也摄有能藏之义了。

为了明了起见,不妨将本书和《佛性论》所持如来藏三义的同异之点,列表对照如下:

在此三义之中,《大乘止观》的能生藏和《佛性论》的三义之任何一个,都不能相当。可是,在本书之中的能生藏,它的作者对它用力最多,如前面所引,特别举了三种经语,用作论据的证明。

因此,本书的如来藏三义,毋宁是作者慧思禅师,在其参考经义论证之后,另行整理出来的一个新观念,名之谓能生藏。因为无法从其他经论中,找到本书所用三种藏的名目,内容虽略与《佛性论》相近,但是像能生藏这个名目的出现,便可理解到慧思禅师并未以任何一经或一论的范型为满足,他是站在如来藏的立场,综理各家之言,作了新的调整。除了能所二藏之义,系取自《佛性论》的如来藏之三义之外,更进一步,又加上了能生之义,这是值得注目的一项新的考察。

同时,本书与《起信论》的关系相当密切,所以又依《起信论》以说明一切生灭之根源,《起信论》有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注三零)此在本书能生藏条下所举经证之中,也说明了这一如来藏缘起的旨趣;在《起信论》中接着上文,连下来的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说名阿梨耶识。」(注三一) 也被本书之所引用(注三二),故这亦即本书对於如来藏缘起所站的根本立场,以此真妄和合的「本识」作为中心,来展开本书所持的心意识论的体系。

2两种如来藏上面是就如来藏的三义,说明了如来藏之作为一心的三个异名异义。现在再就如来藏所依的一心之体状,离相和不一不异相俱,以说明空和不空的两种如来藏。此一如来藏的空义及不空,在《胜
经》的〈空义隐覆真实章〉卷九中,有如下的说法:「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於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注三三)

根据此作考察,如来藏之分作空及不空的两种,乃是基於《胜
经》的理论而来。我们又在吉藏的《胜宝窟》(注三四)中见到,如来藏有能藏与所藏的二面,能藏者是虚妄烦恼,所藏者是真实的佛。因此,空如来藏含有烦恼之空无的 意味,不空如来藏则系对於佛性而言,具有一切功德的意味。此外,尚有其他的各种的解释法,这些也是从佛性和烦恼的关系上,来对如来藏思想所作的一种考察。至於继承《胜 经》所提出的空及不空两种如来藏思想的,则尚有《究竟一乘宝性论》(注三五)和《大乘法界无差别论》(注三六),此二论书乃是照着《胜 经》所说的原样接受下来的。

但是,本书虽也承受了《胜
经》的二种如来藏思想,却与《究竟一乘宝性论》及《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不同,乃在接受《胜经》的思想之外,又采用《起信论》所持如实空与如实不空的理论,来说明如来藏之空与不空(注三七)。例如本书说到空如来藏时,乃谓:「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注三八)

这是将平等之心体,总括起来,归结於空的一种说法。在《起信论》中,以四大镜喻,辨明体相之时,则谓:「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注三九)

此处所谓的「远离一切心境界相」,与本书所谓的「妙绝染净之相」,涵义了无二致。但这仅是述了如来藏的空义之一面,至於如来藏的重点,实在是以不空之义为其中心的;因为,阐述空义即无言可说,为达空义,必须要从不空义下手。所谓不空,便是在缠的法身。故在本书谈到不空之时,即具染净二法,净法方面,便是无漏性功德、出障净德。所谓无漏功德者,便有如下的说明(注四零):「即此净心,虽平等一味,体无差别,而复具有过沙数无漏性功德法。所谓自性,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常乐我净义故,如是等无量无边性净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论》广明也。」(注四一)

这段文字,由「所谓自性」以下,均系引用的《起信论》。当在说明如来藏中所具的出障净德之时,本书则谓:「由熏力故,德用显现。」(注四二)也就是说,在阿梨耶识,如其不具此种出障净德或解性功能,便不可能有成佛的希望,这是触及如来藏之转凡成圣的问题了。

本书以不空如来藏「具染净二法」(注四三),具净法是说明一心的超越性,具染法是从内在论述一心的涵容性。换言之,如来藏在缠,即具染法,亦即如来藏的本质具有染法,它的内在的全体,便是《起信论》所说的「众生心」。由此发足,作为其背景的,始为空、始为具净法。在本书所论的染法之中,又分摄染性及染事(注四四),此所谓染性,毋宁是现实的在缠如来藏之所应有的。至於阿梨耶识的不觉分,即是染事,则在《起信论》的四大镜喻之第二,有如下的一段文字(注四五):「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於中现,不 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

由此可见,本书采用了《胜
经》的空及不空的如来藏思想,也参用了《起信论》的如实空及如实不空的观念,可是在不空的内容之中,将染法分摄染性及染事,又是本书的独到见地。《起信论》虽是本书的根据,《起信论》却未述及染性,而仅及於染事的「一切世间境界」。

注解:
注 一、《大正》一六·四五七页中-下。 
注 二、《大正》一二.六四八页中。 
注 三、《大正》一二.二二一页下。 
注 四、《如来藏经》,《大正》一六.四六一-四六四页。《法华经》,《大正》九.一二-一九、二九页。胜又俊教博士着《佛教 心识说 研究》六零四页。《望月佛教大辞典》四一四三页中-下。 
注 五、《大正》一二.二二一页下。 
注 六、《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上-中。 
注 七、《大正》一二.二二一页中。 
注 八、《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下。 
注 九、《大正》四六.六四二页上。 
注一零、拙论《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第一章第二节〈本书征引的经论详考〉(《海潮音》五 二卷一月号)参照。 
注一一、《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上。 
注一二、同注六。 
注一三、《大正》三一.二六二页上。 
注一四、《大正》三二.五八三页上。 
注一五、《大正》四六.六四二页上。 
注一六、《大正》四六.六四二页中。 
注一七、《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上,《大正》四六.六四二页中。 
注一八、《大正》四六.六四四页中。 
注一九、参照注一及注四。 
注二零、胜又俊教博士着《佛教 心识说 研究》六零零页。 
注二一、参考同右。 
注二二、常盘大定氏着《支那佛教 研究》第二说:「关於这一问题,有古三家新五家」之说。该书二七-三零页参考。 
注二三、参考同右的四九-五四页;望月信亨氏着《大乘起信论 研究》二八-三四页。常盘大定氏说:「我是印度撰述论者,至少也是印度人所撰述的。(中略)回溯印度,与《奥义书》的关系,以及和《楞伽》、《胜
》、《四十华严》之诸经,《佛性》、《宝性》、《摄论》诸论,不无关系。」(同书三零-三一页) 
注二四、藤堂恭俊氏的《如来藏 识说的理解》中说:「《胜经》是第二期大乘经典,它已将如来藏思想发达至於极点,《楞伽经》是第三期大乘经典,它便展开了如来藏思想的识说。」(《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二卷第一号一五一页下,昭和二十八年九月)小川弘贯氏的《楞伽经 於如来藏思想》中说:「就一般而言,如来藏思想大要可以如下的三个阶段、梯次表现出来:1.宣说如来藏的经典群起(《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等)。2. 将第一阶段的经典群,整理组织而成立了发扬如来藏书群起(《佛性论》、《宝性论》等)。3.再将如来藏思想与阿梨耶识思想,结合起来的经论群起(《楞伽经》、《起信论》)等。」(《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九卷第一号二一三页。昭和三十六年一月) 
注二五、《大正》四六.六四四页中。 
注二六、此系指的《楞伽经》。《大正》一六.五一零页中。 
注二七、此系指的六十卷本。《华严经.菩萨明难品》。《大正》九.四二七页上。 
注二八、此系指的《观无量寿经》。《大正》一二.三四三页上。 
注二九、《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大正》三一.七九五页下-七九六页上。 
注三零、《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中。 
注三一、同右。 
注三二、《大正》四六.六五三页下。 
注三三、《大正》一二.二二一页下。 
注三四、《大正》三七.七三页上。 
注三五、《大正》三一.八四零页上,《宝性论》卷四中说:「《胜
经》言: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於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异议佛法故。」 
注三六、《大正》三一.八九三页中,《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中说:「复次,如说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何等为二?所谓空如来藏,一切烦恼若离若脱智;不空如来藏,过河沙不思议诸佛法不离不脱智。」 
注三七、参照注五。 
注三八、《大正》四六.六四五页中。 
注三九、参照注六。《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下。 
注四零、《大正》四六.六四六页上。 
注四一、《大正》三二.五七九页上,《起信论》的原文是:「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於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注四二、《大正》四六.六四六页上。 
注四三、同右。 
注四四、《大正》四六.六四六页中,《大乘止观》卷一云:「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复有二种差别,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虽复平等离相,而复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大正》四六.六四七页中,《大乘止观》卷二云:「次明心体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为染业熏,故成无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种子,依此种子现种种果报,此无明及与业果,即是染事也。」 
注四五、《起信论》,《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下。《大乘止观》所引,《大正》四六.六四七页中。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2007-12-06)
   第二节 本书的心意识论   (2007-12-01)
  第三节 本书的三性三无性   (2007-12-01)
  第四节 本书的性染说与天台智顗的性恶论  (2007-12-01)
  第一节 南岳慧思禅师及其着述   (2007-12-01)
  第二节 《大乘止观》真伪问题的有关资料   (2007-12-01)
  第三节 本书真伪问题之研究  (2007-12-01)
  第一节 本书的组织  (2007-12-01)
  第二节 本书征引的经论详考  (2007-12-01)
  第三节 本书的表解说明   (2007-12-01)
  前 言  (2007-12-01)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