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集 > 惟觉法师 > 普贤十大行愿
(二十二)四者忏悔业障6──忏悔的方式-理忏
作者:惟觉法师 发布时间:2007-12-27 来源:自由時報  点击:

所谓「理忏」,就是观察业性本空的道理,了达一切罪福皆由心起,而心性本自空寂,则一切罪福之业无所依付;自心既是空寂,则业性无由而生。

   《华严经》言:「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止住于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意思是说,业障不从外来,也不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来,而是由众生的颠倒、妄想心所生。这念颠倒、妄想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没有任何住着之处,所以这念心是空性。罪由心生,这念心既然是空,则罪业无由而生。了达这个道理,行者于忏悔之后,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就称为「无生忏」,是为最究竟的忏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出家之前曾患风疾,当他参礼二祖慧可禅师时,便恳求慧可禅师为他忏除罪业,以除病苦。慧可禅师对他说:「把你的『罪』拿来,我就给你忏罪。」他想了很久,回答:「想要找个『罪』出来,却是了不可得啊!」慧可禅师立即说:「你的罪已经忏除了。」三祖豁然顿悟: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其性本空,于是罪业当下销融尽净。

   为什么不起心、不动念,才是最究竟的忏悔呢?所谓有善必有恶、有正必有邪、有佛必有魔,这些还是落入相对的境界,尚未达到绝对的清净。唯有善恶双亡,没有取舍、没有爱憎,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才是最高的中道善。禅宗言「千年暗室,一灯即破。」一灯,指的就是无生,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这念心,此心就像一盏明灯。当点亮了这盏灯,则无始来的黑暗,都变成光明。《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言:「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必须修般若智慧,了达罪性空寂之理,最后安住在实相般若,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回归到心之体。当忏悔达到无生的境界,则无始以来的罪业,都能于销融于无生亦无灭的本具自性中。

   《永嘉证道歌》言:「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虽然业障是缘起法,自性空寂。但是,修行若没有功夫,仍脱离不了因果法则,造了恶,还是要受苦报。所以,要达到无生忏,要先从事忏做起,事上圆满了,这念心就容易与理相应;然后再归于无生的理忏,这念心不再念念追悔,善念不起、恶念不生,安住于空性。如此,就能契入《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入不可思议境界」。此时,一切罪业尽皆消除,达到最究竟的忏悔。

于自由时报90.05.03(四)刊载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三十二)六者请转法轮5──请转法轮的功德  (2007-12-27)
  (三十一)六者请转法轮4──如何请转法轮  (2007-12-27)
  (三十)六者请转法轮3──如何转法轮  (2007-12-27)
  (二十九)六者请转法轮2──为什么要请转法轮  (2007-12-27)
  (二十八)六者请转法轮1──法轮的意义  (2007-12-27)
  (二十七)五者随喜功德5──随喜的功德  (2007-12-27)
  (二十六)五者随喜功德4──随喜的方式  (2007-12-27)
  (二十五)五者随喜功德3──随自意喜与随他意喜  (2007-12-27)
  (二十四)五者随喜功德2──随喜的对象  (2007-12-27)
  (二十三)五者随喜功德1──随喜的意义  (2007-12-27)
  (二十一)四者忏悔业障5──忏悔的方式-事忏  (2007-12-27)
  (二十)四者忏悔业障4──忏悔的功德(下)  (2007-12-27)
  (十九)四者忏悔业障3──忏悔的功德(上)  (2007-12-27)
  (十八)四者忏悔业障2──回头是岸  (2007-12-27)
  (十七)四者忏悔业障1──忏悔的意义  (2007-12-27)
  (十六)三者广修供养7──发心贵恭敬虔诚  (2007-12-27)
  (十五)三者广修供养6──法供养(下)  (2007-12-27)
  (十四)三者广修供养5──法供养(上)  (2007-12-27)
  (十三)三者广修供养4──供养与救济  (2007-12-27)
  (十二)三者广修供养3──三福田(下)  (2007-12-27)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