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宝光寺文物今日开展

  2005-08-25 12:00:00  成都商报

图片说明: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展厅 摄影 王效

  
   
    昨日,本报独家报道了珍藏上千文物的宝光寺将于今日正式展出首批文物后,引起社会各界巨大反响。记者昨日再次前往宝光寺打探后获悉,宝光寺文物精品馆已为今日上午的正式开馆做好了最后准备。

    昨日下午,记者在宝光寺文物精品馆门前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展馆门前悬挂由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题写的“文物精品馆”的挂匾。进入展区,记者看到圆明法师正小心翼翼地站在展柜内摆放介绍文物年代和名称的牌子。圆明法师称,陈列所有文物的展柜末端有一扇铁门,上有三把锁。开馆后,三把钥匙会分别由三人掌握。只有三人同时开门,才能把门打开。

    “没想到宝光寺竟然藏了这么多宝物!”展馆外,几名市民正议论纷纷。市民王先生的家离宝光寺不远,从小就爱在宝光寺玩耍的他自称“宝光寺里遍布我的脚板印”,但直到昨日他看了本报报道后才发现,宝光寺里居然还藏着这么多珍贵文物。昨日,还有很多市民在看到本报报道后来到宝光寺准备提前参观,但被工作人员礼貌地拒绝。

    据负责为展馆安装监控防盗设施的工作人员尤宗虎称,为了防止停电等意外情况,他们昨日特地为展馆增设了一套无线监控系统,该系统有独立的电源,即便在停电情况下,也能保证文物的安全。下一步,他们还将在寺内增设两个监视控制点,其中一个设在方丈意寂大和尚所住房间内。工程完工后,方丈也可在自己房间内对展馆进行监控。
本报记者 李亚东 郭庄

文物保护内幕
自创土办法  防潮又防蛀

    宝光寺上千文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名家字画,跨度最长达到近千年。历代宝光寺的僧人们究竟是怎样保护这批既珍贵又“脆弱”的文物的?记者昨日采访获悉,宝光寺竟靠着手翻字画、烟草加樟脑的“土方法”,将寺内字画文物一直妥善保存至今。

    崇祥法师 从1988年到宝光寺起,就开始管理和照看寺庙文物,至今已经17年
    寂钦法师 负责宝光寺档案管理已有15年,寺内文物都是经他的手编号存档的

    据崇祥法师回忆,此前宝光寺文物大多藏于藏经楼和方丈室,一部分存放于寺庙的粮仓里,有的甚至就挂在各大殿堂的墙上。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同志来寺参观文物后,欣然题下“文物重地”四个字。后来,一些文物专家也前来对文物保护和安全提出建议。考虑到寺庙潮湿,20世纪80年代,宝光寺将大多数文物统一存放在全木结构的粮仓里。该粮仓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底板悬空,防潮功能较好。1990年,宝光寺又修建了一个库房,墙壁上下端都开设通风口,并专门购置大铁柜严加保管。

    10余年的守宝护宝经历,让崇祥法师和寂钦法师如履薄冰。寂钦法师说,以前,这些文物字画存放在粮仓中时,经常有字画生虫的情况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到一个“土办法”:在粮仓四处放置烟草和樟脑。烟草对于防蛀尤其有效,他们每年都会买进相当数量的烟草用于更换。同时,为防止字画受潮,他们还须经常小心翻动字画。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宝光寺里的这些珍贵字画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对于寺内文物的来历,崇祥法师说,文物由社会名流现场题写的字画,寺内传承下来的法器和供器,以及寺庙建设时出土的文物汇集而成。1996年,宝光寺修建素餐厅时,出土了一块唐代施衣功德碑,这也是国内罕见的有准确纪年的佛教造像碑,将宝光寺历史提前了140多年。而徐悲鸿的《立马图》就是他1942年来寺游览时所作。




首页 > 时势动态 > 海外动态 > 2005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252&id=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