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打印

通过上师寻找佛性

访问:心然 受访者:王振威 (sherap)  2009-08-12 22:41:57  南洋商报

特走访常在藏传佛教法会担任翻译的王振威居士

问:从耶塞喇嘛还俗事件,活佛转世制度再度被讨论。转世制度存有一些弊端(如权力与政治斗争),但它又是藏传佛教的特色,因此转世制度会否面对改革的需要,以面对现代人,知识份子或理性批判的佛教信众的需求?

答:个人认为藏传转世制度在资讯时代面对许多挑战,要回应时代需求,它的内容需要改革或改良。目前中国与海外常出现仁波切闹双胞的问题,当中牵涉了政治的因素。从政治角度来看,活佛转世已被政治化,从宗教层面来看,大宝法王闹双胞也浮现了权力问题,而在社会层面来说,某些转世的仁波切无法适应宗教生活也起反弹,这造成了信众的信心危机。

转世制度虽是藏传佛教的核心,但那只是文化制度,不是宗教本质,它有其历史背景与空因缘。那可称为“美丽的传说”,展现了当时修行人要以肉身乘愿再来度众的悲愿,但这个伟大的功用经过时代变迁,已产生许多弊病,应重新检视。我个人认为虽然目前藏传佛教内部本身并没浮现对转世制度改革的强烈意愿,但面对现代思潮的冲击,终会被迫去逼视这个议题。

问:对于出家人还俗,你认为信众应持何种心态面对?藏传信众看待还俗问题是否与北传信众有所不同?

答:我个人认为还俗需要一份勇气,若修行人觉得不适合宗教生活而还俗是值得称许的。尤其像耶塞啦嘛他不仅还俗,还愿放下“仁波切”这尊贵名号,舍下地位与权力,不要躲藏在宗教的外袍下,这份坦承需要勇气。

藏传佛教的上师也可以是在家人,因此一些仁波切还俗后还是可以以在家人保留仁波切的身段,因此一般上藏传信众或较能包容看待还俗问题。目前的社会强调民主与人权,或许佛教僧俗的地位也或会朝向较平等的方向。

问:谈谈信徒对上师应有的心态,一些藏传信众对上师一百巴仙的认同,将上师无限神化,但同样有些非藏传的信众则全然否定修行人转世再来的可能,你对这两者的态度有何看法?

答:前者若毫无思考的将上师一百巴仙神化有其危险性,会造成盲目的跟随,也会造成自身的人格无法成熟。这种盲从的心态会造成密宗世俗化,也会造成上师与弟子间的关系不正常地发展,要如何保持适度的距离的确不容易。

则于后者,若不过于偏激极端,完全否定修行人因悲愿再来的可能性,则会通过不断的思考批判,或有一天会对转世制度有不同的看法,那时契入藏传的信仰其心态会更正确,不过前提理是不能偏激的全然否定密宗的内涵。藏传仁波切过去有什么神通有何伟大已是过去的事。现代人要的是当前的仁波切有没有信心慑受身心,引领他们修行。其实通过上师是要寻找我们本存的佛性,上师只是一个引领者。

问:有些人认为报道某些争议议题,会造成佛教的负面形象,你的看法如何?

答:我个人认为在一个渐来渐开放的年代,将问题扫在地毡下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一些佛教议题应提供更大的讨论空间,从中检视而面对问题。我不认为有争议是负面,密宗强调将烦恼化菩提,因此负面的议题也可视为正面的思考。



首页 > 时势动态 > 本地专访 > 正文
http://www.mybuddhist.net/cms/e/action/ShowInfo/?classid=75&id=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