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课题文章 > 社会
佛教的社会责任
作者:海涛法师 发布时间:2009-03-03 来源:中华佛教网  点击:

  每一个人都有其应尽的社会责任。至于佛教的终极责任为何?笔者认为其重点在于;解脱生死、度化众牛、净化人心、祥和社会。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礼家鄙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乐担一般公民所应承担的种种责任义务。但是,既然要从佛教立场来谈.宗教所能发挥的功能性及价值自与一般人的“责任义务”有所不同。

笔者以为,弘扬佛法、实践佛法的慈悲精神就是佛教的社会责任。以佛法来教导民众解除烦恼、净化心灵、协助医疗所不及之处;让民众实际了解宗教的价值;宗教提升心灵层次后所能发挥的周边效应、佛法教育对社会产生哪些良善的作用,这是佛教徒在一般公民责任之外.更进一步所能做到的。

  让佛法的真意广为社会群众所认识,这是佛教的社会责任;让世人知道佛教徒并不是一群逃避世间的边缘群众,这也是佛教的社会责任。佛教徒的行为深深影响社会人众对佛教的认识,因此身为佛教徙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将佛法从内而外地表现在自身的言行上,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每一个佛教徒,首先从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学,持戒修行,表现出佛法利人助人的慈悲精神,身体力行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自然而然就会感动你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更进一步认识佛法。佛教徒的终极责任,并不单单只是遵守法纪、服务社会、扶弱济贫、兴办慈善机构以及赈灾救难等慈善活动,心灵层面、生命层次的整体提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忙碌的社会中,佛教所能扮演的“心灵导师”角色更显重要。然而,光是浅显的信众教育还是不够,必须更进一步加强僧伽教育与佛弟子的社会教育。因此,笔并以为,对憎众,应落实僧伽教行;对广大的社会群众,应开放佛学教育,让佛学成为一门通识课程。唯有持续摄化信众、使人接近佛教。让佛法真正兴盛起来,而每个佛弟子更以净化人心、建没祥和社会为已任,佛陀的正法才能久住世间。

  自利才能利他,大乘佛法讲求菩萨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乃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情怀。从经证上来说,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学菩萨道、应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这四重恩中就广摄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知恩报恩乃是佛弟了不容推诿的社会责任。菩萨道六度四摄的具体行为,是在深入众生、利乐众生中净化自他,祥和社会中展现。

  佛教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恒顺众生、利乐有情,以及五戒、十善等教义,既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相通,又与人们了生死的终极关怀相吻合。如果能以佛法教义协助世间法律,以最彻底的感恩报恩之心来而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祥和社会,其责任之重,又岂止是单单承担社会的个人义务所能比拟的!

  人间佛教的定义,太虚大师说得很透彻,“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社会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补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简而言之,现今佛教徒的社会责任就是努力以种种方便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这是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在这混乱的五浊恶世,更肩负着净化社会大众心灵的伟大使命。期待佛教徒能如法修行,不离佛法本意.能适应时代变辽,多研究佛法,能引导信众走向正当的生活,使人众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佛教的社会责任。

  中国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国家,冀望藉由佛教的教育让国人更具有坚忍、包容以及谦让等人格特质,要世界更趋向真善美的境地。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佛教徒如何看待社会运动?  (2012-03-27)
  用“佛教社会”来建设“和谐社会”  (2012-01-12)
  人间佛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定位及其发展构想  (2011-09-30)
  现代泰国佛教与社会浅释   (2010-05-20)
  从大学生角度浅谈佛教社会功能之心灵疗养  (2009-07-15)
  社会化,还是世俗化?  (2009-07-03)
  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佛教的财富观  (2009-03-03)
  佛教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2009-03-03)
  略谈佛教的社会适应性  (2009-03-03)
  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基本问题   (2009-02-24)
  李向平: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2009-02-24)
  “少林寺现象”及其引发的宗教社会学问题  (2009-02-19)
  和谐社会与宗教资源的制度整合  (2009-02-19)
  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008-05-14)
  第二章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2008-04-09)
  (二)社会生活  (2007-12-08)
  68 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2007-11-30)
  确定佛教在多元社会应扮演的角色  (2007-11-02)
  [马来西亚] 确定佛教在多元社会应扮演的角色  (2007-11-02)
  天公疼戆仔 苏国祯洗净生命缺憾的方法  (2007-11-02)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