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集 > 圣严法师 > 印度佛教史
第四节 释尊的教团及行化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07-12-07 来源:印度佛教史   点击:

罗汉弟子们
释尊在鹿野苑度了阿若陈如等五比丘,自此即有了教主、教法、教团的(佛、法、僧)三宝具足。接着又度了耶舍(Yasa)及其亲友数十人;满慈子、大迦旃延、婆耶等,亦舍外道法而进入佛法。他们都成了离欲的阿罗汉。

在鹿野苑度过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释尊便嘱咐弟子们各各游化人间,弘扬佛陀的教义,乃至要弟子们不应两个人同走一条路。佛陀自己也单独去到优娄频罗聚落,化度了事火外道优娄频罗迦叶(Uruvilva--ka-ka- syapa)和他的两个弟弟那提迦叶(Nad1-kasyapa)、伽耶迦叶(Gaya-ka-syapa),以及他们三人的弟子共一千人。

释尊为了履行成道之后去度频婆沙罗王的诺言,便率领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们到了王舍城。国王亲率臣民迎於郊外,见到闻名於当时的迦叶三兄弟,均已成了佛的弟子,信心益加恳切,闻法之下,即得法眼净(见道)。另有迦兰陀(Kalanda)长者将他在王舍城外的竹园施佛,王即为佛陀在此园中建造精舍,这是第一所大规模的佛教道场。

佛陀成道第四年,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名匠舍利弗偶尔在路上听到阿说示向他说了两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便於言下得法眼净,这是佛陀的根本教义,无怪舍利弗急忙把这从未听过的妙法,转告了他的同门知友大目犍连,於是,各率弟子共二百五十人,诣佛出家,证阿罗汉果。

又有摩诃迦叶(Maha-ka-syapa),早已出家修厌离行,素为摩揭陀国的国人宗仰,他自己也说:「若不值佛,亦当独觉。」但他在王舍城多子塔前遇到了佛陀,相形之下,自觉渺小,便回心进入释尊的法海。

佛经中常见的「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的教团,到此便已形成。

佛陀成道第五年,即受到拘萨罗国(Kosala)首都舍卫城(Sud-atta)的礼请,那就是须达多(Sud-atta)长者以重价购了一座祗树给孤独园奉施佛陀,作为弘法的中心。

同年,释尊也应父王之召,回到祖国迦毗罗卫省亲,父王预建精舍于尼拘律园,以接待释尊。这次回国的场面很庄严,弟子们也都随从而来,释尊为父王说法,净饭王即在听法之际得法眼净,宫人也多受了戒法,并度了异母弟(摩诃娑波提所生的)难陀,以及佛陀的亲子罗目侯罗出家。这次回国一共住了七天,便辞别父王返至王舍城,但却在释尊的座下,因此而增加了许多由释迦王族来出家的弟子们。其中著名的,就有阿那律(Aniruddha)、阿难(Ananda)、金毗罗(Kumbhira)、提婆达多(Devadatta)等的追踪而至,为王子们理发的贱民优波离(Upali),亦于此时赶来出家,并且得到佛陀的特别优遇,让他出家,在诸王子之先,一则为表佛法的平等,一则为抑制诸王子的骄傲的习气。


后世传称的佛陀的十大弟子,除了须菩提(Subhu-ti)似乎出家较迟而外,到此为止,其他的九位,均已出现了。
 
佛陀的僧团
僧团就是僧伽(Sam.gha),当五比丘得度时,僧伽即已成立,但是,佛教的僧伽虽然以比丘为中心,它的内容却含有七众。

由於频婆沙罗王的皈依佛教,在家的男女信徒即日渐增加。由於少年罗[目*侯]罗的出家,僧中即有了沙弥。由於摩诃婆波提以及释种五百女子的出家,便有了比丘尼。由於女子之中尚有未成年的,便增加了沙弥尼。又有一些曾经嫁了丈夫却不知是否受孕便来出家的女子,恐不久生了孩子,招致俗人的诽谤,便设置了一个为时两年的式叉摩尼,以验有孕无孕。顺着次序等位来说,佛教的僧团就有了如下的七众:

(一)比丘(Bhiks.u)。 
(二)比丘尼(Bhiks.un.i)。 
(三)式叉摩尼(Siks.ama-n.a)。 
(四)沙弥(man.era)。 
(五)沙弥尼(man.erika)。 
(六)优婆塞(Upa-saka)。 
(七)优婆夷(Upa-sika)。 

到佛灭之时,佛为七众弟子们,均已完成了戒律的制定,通常所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式叉摩尼六法,沙弥及沙弥尼十戒,优婆塞及优婆夷即是在家的男女弟子,有三皈五戒。七众的界别,即是根据所受持的戒法而定,至於戒法的内容,则请参阅拙着《戒律学纲要》。
 
佛陀的传记
到佛灭之时,佛为七众弟子们,均已完成了戒律的制定,通常所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式叉摩那六法,沙弥及沙弥尼十戒,优婆塞及优婆夷即是在家的男女弟子,有三归五戒。七众的界别,即是根据所受持的戒法而定,至于戒法的内容,则请参阅拙著“戒律学纲要”。

佛陀的传记自释尊成道第六年后,即没有详细的年月及活动的地点可考,仅从有限的资料中,得知其历年的雨安居处。因为在佛陀的传记文学,例如:方广大庄严经、佛本行集经、佛所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本生经等的记述,类皆叙述至佛成道数年即行终止,未有一种能串佛陀一生事迹的传记可稽。

今谨依据“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列记佛陀历年雨安居的所在如下:

第一年在波罗奈国。第二、三、四年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顶。第五年在脾舒离(毗舍离)。第六年在摩拘罗山(即王舍城附近近的Pandava山)。第七年在三十三天(即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第八、十一、十三年在鬼神界(赏弥国之一部,即是婆祗国的恐怖林)。第九年在拘苦毗(桥赏弥)国。第十年在枝提山中(此山位置不祥)。第十二年在摩伽陀(摩羧陀)闲居处。第十四年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第十五、十六年在迦毗罗卫国。第十七、十八、二十年在罗阅城(王舍城)。第十九、二十一年在拓梨山(舍卫城附近的Calya山)。往后则又在鬼神界四回,舍卫城十九回,最后第四十五年则在跋祗(跋耆Vrji)境界的毗将村安居。

释尊晚年,不太顺意。在王舍城方面,由提婆达多要求释尊将领导僧团的权力交卸给他,未能如愿,即蓄意掀起反佛害佛的风潮,并且以神通的变化和极端的苦行作号召,争取到了阿世王(Ajat- asatru)的拥护,所以佛陀在最后十多年,宁愿久留舍卫城而不去王舍城。

可是,在舍卫城方面,到最后也不安宁,南面的阿世王幽禁谋杀了父王频毗娑罗而做了摩羧陀国的第六代王,北面的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琉璃王子(Virudhka),也在佛陀入灭之前不多几年,驱逐了他的父亲波斯匿王(Prasnajit),夺得了王位,举大军袭击了佛陀的祖国迦吡罗卫,那是一次灭族灭 城的大屠杀,释迦族人几乎因此绝种。

虽然,经过教内的分裂及祖国的灭亡之后,提婆达多死了,琉璃王被阿世王击败,拘萨罗国归入了摩羯陀国的版图,阿世王也皈依了佛陀。但是,释尊在数十年来的苦行、风霜、奔走、教化之后,他的五蕴色身,也在垂垂地老了。

 
最后的遗教
经过四十五年的化度,终於,佛陀自知舍寿的时间快要到了,但他仍要把握最后的时光。首先召集了全体比丘们在 舍离的竹林精舍会齐,做最后一次重要的教诲。接着便从舍离城向拘尸那罗城(Kusinagara 古名称拘尸那城),一程一程地步行而去,经过每一个村落,都停下脚来休息,利用休息的时间,向村民说法,最后到了拘尸那罗城外的娑罗(Sa-la)树林,释尊就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僻野的小国家野外的树林中,作为他入灭的处所。

释尊在阿难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但当一位叫作须跋陀罗(Subhadra)的外道,要求阿难准许他晋见佛陀时,佛陀竟又强打起精神接见了他,并使他成为佛陀最后得度的弟子。

当佛陀即将舍寿之前,又对比丘们做了最后的教诫:「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长阿含经》卷四第二经《游行经》,《大正藏》一· 二六页中)。在《佛遗教经》(《大正藏》一二·一一一二页中)中则说:「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是我最后之所教诲。」这是最最感人的情景了。正像一位伟大的慈母,即将远行之际,唯恐幼稚的儿女们,不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所以叮咛又叮咛,叮咛又叮咛。

释尊成道以来,调护众生,善尽教化,不论处於何种环境之下,总是温和宽大,持之中道,他没有说过一句出之於激越的话语,也没有有过一个诉之於情绪的动作。在他充满了悲悯之心的襟怀之中,同时也蕴蓄着无限的智慧之光,所以他不论处理什么问题,无一不是衡之於理性的考察。因此,佛陀是众生的慈父,也是人天的导师,佛之为佛者,其在於此。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第三节 印度的近代佛教  (2007-12-10)
  第二节 密教的兴亡   (2007-12-10)
  第一节 密教的渊源  (2007-12-10)
  第三节 佛教与外道的交涉  (2007-12-10)
  第一节 原始佛教  (2007-12-07)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