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课题文章 > 人间佛教
试论峨眉山佛教五妙共相与建设人间佛教
作者:汤明嘉 王荣益 发布时间:2011-09-15 来源:佛教在线  点击:

“五妙共相”指与峨眉山佛教密切相关的五种世俗文化。峨眉山佛教文化是以普贤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文化,称普贤文化。峨眉山佛教文化具有明显的“化人”与“人化”本质,与世俗文化有明显区别。佛教要实现其社会和文化功能,必须借助世俗文化这一手段,以实现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目的。峨眉山佛教进入新世纪后,在弘法利生的手段与方法上,特别是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峨眉山佛教特色的人间佛教之路问题上,面临着许多困惑。经过长期思索,永寿法师认为: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峨眉山佛教的发展应根据地缘文化特点和信仰特征,以普贤文化为核心,发展“五妙共相”,践行“人间佛教”。

远在北宋时期,峨眉山就形成了以万年寺为主的普贤菩萨道场;2006年,世界上唯一的金顶十方普贤圣像落成和华藏寺改造圆满;2008年,十方丛林大佛禅院重建开光。千百年来,佛教在峨眉山延延不息、代代相传,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金顶华藏寺(朝圣中心)、万年寺(修学中心)、大佛禅院(文化中心)为核心的峨眉山佛教“三个中心”。永寿法师认为,道场是佛教徒修证之净地、文化是普生之手段,在道场建设初步完成之后,佛协的工作重心应转到文化建设上来,以文化立山,以文化传教。因为佛教是宗教、又是教育、更是文化,进入新世纪,峨眉山佛教必须探索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创新模式,积极入世。佛教在人间应满足众生善愿,给予心灵安慰和终极关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文化来引领大众、教育大众,以文化结缘,使信众和游人树立正知、正见、正行,开启“人间佛教”的新模式。

一、“五妙共相”的内涵

自佛教传入峨眉山,普贤行愿精神与钟灵毓秀的峨眉山水熔为一炉,孕育了独具峨眉山佛教特色的音乐、茶道、素斋、武术、书画、诗词、建筑、园林等文化。进入新世纪后,峨眉山佛教协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佛教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广大信众和游人的需求,选择了音乐、茶道、素斋、武术、书画(诗词、建筑、园林)作为发展首选,简称“五妙共相”。以五种文化为载体,通过社会化形式以彰显佛教的入世精神,使信众和游人在参与中感悟里所包含的禅意、禅机,体会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起到培养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之功,发挥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五妙共相”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按《华严》法界圆融思想,分属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第一、“五妙”属“事法界”,“妙”为善巧、巧妙、方便之意,是佛教接引众生之方便法门,“五妙”即以上所列的五种世俗文化,这五种文化伴随着峨眉山佛教的发展而发展,与峨眉山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千百年来峨眉山佛教应机化俗的重要手段,如峨眉武术在南北朝以后就成为了佛教徒调心修禅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世人陶冶情操、令入佛智的一个方便之门。第二、“相”属“理法界”,乃诸法实相,唯佛所证之境,对峨眉山佛教而言,此相可解为普贤菩萨之象征和精神。第三、“五妙共相”属“理事无碍法界”,事理本来不二,必须依理成事,因事显理。五种世俗文化是峨眉山佛教徒在千百年中逐步形成的,体现了普贤菩萨精神,即普贤之“理”;另一方面,五种世俗文化以普贤菩萨的精神为本体、本源,二者性相统一、真俗不二、以俗显真,体现了出世和入世不二精神。

二、“五妙共相”的宗教功能

众所周知,宗教是一种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但又是一种文化体系。关于文化的结构,我国学者提出了许多观点,庞朴在《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一文中提出了“三层次说”【注1】极有代表性,这就是“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据此观点,宗教可将文化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注2】佛教在这里作为文化的一个亚层次,是这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文化体系:佛教寺院属于物质文化;佛教以寺院制度为基础,如十方从林或子孙庙等,唐代的丛林模式就属于制度文化;关于中国佛教的信仰,则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从文化的三个层次而论,峨眉山佛教文化具有明显的特色:以“三个中心”为代表的峨眉山佛教寺院属于物质文化,峨眉山佛教实行以佛协统一领导下的片区管理体制,属于制度文化;峨眉山是普贤道场,普贤信仰为全山佛教徒的信仰核心,属于精神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峨眉山佛教文化可称为普贤文化,“五妙共相”是普贤文化的自然延伸。

峨眉山佛教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以普贤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在其结构中:峨眉山各片区“寺院”属表层结构;全山统一“管理”制度为里层结构;“信仰”属于深层结构。从佛教传到峨眉山,就有佛教徒在山中建寺,传播佛教,美化名山,不同历史时期的寺院管理制度,都是在普贤信仰引导下的自觉行动,终极目的是践行普贤行愿精神,实现大乘佛教普度众生之目的。

文化的属性决定了其“人化”与“化人”的社会功能。对佛教来说:“人化”就是对他人及世界的改造,是改造自然和下化众生的过程;“化人”就是修持者的自我“生成”和自我“提升”,是“上求佛道”的必然。对峨眉山佛教来讲,前者主要指大佛禅院所要实现的文化、教育功能;后者指万年寺、金顶的修学、行持功能。

宗教文化具有世俗文化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宗教文化非常重视“终极关性”与“心灵关怀”,宗教文化又不能离开世间而存在,必须以世俗文化为基础,二者相互联系。宗教的文化层面要通过世俗文化形式来体现,如绘画艺术、说唱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等,这些世俗文化形式一旦为宗教所用,就必然受到宗教文化的支配和统摄,通过世俗文化来体现宗教,峨眉山佛教的“五妙共相”是弘扬佛教文化的最直接方式。

笔者认为,正是基于宗教文化“化人”和“人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对普贤文化与世俗文化关系的深刻分析,永寿法师才提出了以“普贤信仰”为核心、以 “五妙共相”入世的理念。这一新的建设理念,是峨眉山佛教立足于信仰基础上的融通和方便,是新世纪践行普贤行愿精神、建设“人间佛教”发展的方向。

三、 “五妙共相”与“人间佛教”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人间佛教”正在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方向。“人间佛教”所主张的“学佛做人”、“服务社会”思想被教内外所普遍接受,已作为佛教社团参与社会的基本原则。峨眉山佛教 “五妙共相” 是践行“人间佛教”的载体,二者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1、发展“五妙共相”以收“应机悟俗”之功

漫漫历史进程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民俗以及民族心理的形成影响深刻。佛教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如佛教音乐、佛教绘画、佛教文学、佛教建筑、佛教艺术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佛教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因此弘法的方式必须为普罗大众所接受,使信众达到自身人格完善和生命的升华。
佛陀非常重视传教的方法与手段,如《涅槃经》言:

如来以是无量方便为调众生。岂虚妄耶?善男子。(1)或有众生贪于财货。我于其人,自化其身作转轮王。于无量岁,随其所须,种种供给。然后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若有众生贪着五欲。于无量岁以妙五欲,充足其愿。然后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若有众生荣豪自贵。我于其人无量岁中为作仆使。趍走给侍,得其心已。即复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若有众生性悷自是,须人呵谏。我于无量百千岁中教诃敦喻,令其心调。然后复劝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3】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僧人也非常重视对弘法手段的创新,如转读与唱导,是南北朝佛教的重要弘法手段,佛教道场的经文转读非常讲究腔调:“转读之为懿,贵在声文两得。若唯声而不文,则道心无以得生,若唯文不声,则俗情无以得入”【注4】 ;唱导是一种说唱兼有、声文并茂的讲演艺术。唱导是弘扬佛教、宣传法理的重要手段,因为深奥的佛教义理不易被听众所理解,不得不在“无常”、“地狱”、“昔因”、“怕乐”、“哀戚”等方面用艺术形式进行渲染和夸张,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慧皎所倡导的“悟俗可崇”、“应机悟俗”等。

佛教要走“人间佛教”之路,就要贴近社会、走进生活、择机契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弘扬,以收“应机悟俗”之功。 峨眉山佛教协会在“三个中心”初步建成后,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发展“五妙共相”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形成以大佛禅院为主的低山片区为文化中心,丰富了地方旅游资源,提升了城市休闲功能,相得益彰。

2、发展“五妙共相”,将出世与入世融为一体

出世间指“佛教”,入世间指“人间”,二者构成了“人间佛教”的文化内涵, “人间佛教”是二者的统一。因为任何宗教存在人间,都面临着入世间既世俗化问题,一方面,宗教要努力保持所信仰的戒律清规,保持其自身的神圣的出世精神,以达到理想的修行境界,但宗教又是一种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世俗的影响。宗教研究表明,文化是弘扬宗教理念的载体,是一种手段,不能与世俗化相融的宗教必将走向消亡,宗教只有将其神圣化与世俗化进行融合,才能与社会相适应,得以生存发展。峨眉山佛教“三个中心”属于寺院系统,为佛教徒栖身修行之所,是佛教徒内心修为的清净之地,所以具有宗教的神圣性。而“五妙共相”又属于文化范畴,是教化众生是一种手段,面向红尘,有其明显的世俗特征。“三个中心”与“五妙共相”的结合,统一将其纳入道场的建设范畴,使其圆融不二、染净合一。

大佛禅院的构建就体现了佛法出世和入世的有机统一,是“人间佛教”思想在寺院建设中的体现。大佛禅院在规划设计时,永寿法师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把佛法理念与寺院布局结合起来:即佛教理念空间化,建筑布局功能化。把整个禅院划分成 “人间”和 “净土” 两个区域, “净土”是佛教徒修出世法的空间,是弘扬、传承佛法的庄严道场;“人间”是在家信众和游人修入世法的空间,是感受佛法、广种佛田的场所。用“人间净土”模式来倡导“人间佛教”精神。【注5】

大佛禅院由朝拜修行、文化教育、园林休闲三大区域组成。三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目标、功能和属性,阐述了永寿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理念,其中前者称为“人间净土”,具有佛教出世间的属性;后二者为众生的“心灵家园”,突显佛教入世间的特征,以三大区域来实现教育、文化、修持、弘法、慈善功能。把整个大佛禅院的文化内涵概括为“一座寺院、三个区域和五个功能”。这一功能区分圆融了佛教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是当今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一次创新。

四、“五妙共相”的形成及特点

1、峨眉山佛教音乐

 峨眉山佛教音乐是佛教梵呗的继承和发展。峨眉山寺院的早晚课诵、普佛、焰口、供天等佛事与山外寺院相差不大,唱腔主要有“四川腔”和“下江腔”之分:四川腔通常用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分寺院;下江腔流行于北方和江浙一带,范围较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宗教政策的落实,本山老一辈僧人陆续回山,重振家风,带来了空林、宝光、昭觉等丛林的梵呗风格,就是所谓的“南腔北调”。

峨眉山佛教徒对梵呗的教习,有集体和个人。除个人相互研唱外,大小丛林都有专设制度,每年定期、定时、定学习主题,不能随意更改,口传心受的专司者是维那,师师相承。近年来,峨眉山佛教协会对梵呗音乐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邀请有关音乐专业人士共聚峨眉,创作了一批以佛教文化内容为题材的优秀作品,经常在大佛禅院举办各种形式的佛教音乐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峨眉山茶道

四川是茶的发祥地,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佛教又把茶文化发扬光大。唐宣宗时,峨眉山昌福禅师就创立峨眉山茶道,编有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北宋时期,四川昭觉寺圆悟克勤国师将茶禅结合,提出了“茶禅一味”之说;峨眉山圣水阁果悟禅师曾作《茶之缘》;明朝峨眉山宝昙国师与朱元璋的茶缘鲜为人知。明神宗年时,别传和尚将峨眉山茶贡奉朝中,使该茶被列在明朝贡茶册上,神宗皇帝曾御赐万年寺茶园数亩,,每年采焙雪茗进贡。上世纪50、60年代,朱德、陈毅、贺龙元帅在曾先后到该寺品茶。著名的峨眉山“竹叶青”茶,就是陈毅元帅在品茶时信口命的名。目前万年寺仍有茶园,盛产茗茶。

处于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山清水秀,地理位置特殊,茶文化历史悠久,茶道代有传承。茶道是峨眉山佛教徒修身养性、参禅悟道的一种特殊方式。为更好地传承光大峨眉山茶道、传承家风,大佛禅院建有“菩提心茶香世界”。茶香世界是一个独立的园林体系,园内以一景观水池为主体,池形呈汉字篆体的“心”字,水表慈悲,以水表心。池中心有菩提圣树一株,水与树构成了具有哲理的“菩提心”心境。“菩提心茶香世界” 占地6000多平方米,环境清幽,布局雅致,是品茗的理想之地。

 3、峨眉山素斋

素斋既素食,具有养身净心之功效,是二十一世纪所推崇的健康环保食品。峨眉山素斋是出家众的一种日常菜肴,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变,不少人在提倡素食,古刹内的千年素食终于走出观堂。

峨眉山素斋的一个最大特点,原材料取自本地,未受到污染,是标准的绿色环保食品。

峨眉山素食菜品出名的有近百种,做工精细,雕刻精湛,色、香、味俱佳,以万年寺和大佛禅院最有代表性,具有峨眉山素食文化特色。仙峰寺的雪水泡菜,万年寺、圣水禅院的泉水豆花历史悠久,大佛禅院的“罗汉大斋”闻名遐迩。

4、峨眉武术

止戈为武,禅武合一,武以禅为最高境界,禅以武为悟入之门。通过对武术的习练,可以调心养心,并可由浅入深,悟入禅之意境,使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峨眉武术与少林武术和武当武术被誉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流派,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佛教传入峨眉山以来,出家人就一直将武术作为学修功课之一,他们把禅的意境融入到习武练拳中,心注一境,导引令身柔,行气令其活,禅拳合一,修心养性。

峨眉山是峨眉武术的发祥地,武僧辈出,著名的有淡然法师、德源长老、白云禅师、普恩禅师等。关于峨眉武术的创始人,据《峨眉山志》记载: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仿山中灵猴的姿态创“峨眉通臂拳”,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司徒玄空因常穿白衣,弟子尊称其为“白猿祖师”, 所创立的通臂拳、猿公剑流传至今而不衰。

中峰寺的淡然法师是峨眉山最早习武僧人之一。淡然法师原为北朝东魏孝静帝年间的“镇南将军”,因受权贵迫害,避祸来峨嵋山出家,在山只修行习武,将自己的武艺传授与他人,所山上武风盛行。唐宋年间,峨眉山佛道并存,僧道在参禅修道之余,经常练习拳脚弄枪使棒,主要是强身健体,其次为保护寺观。佛道两家在武艺切磋中、取长补短、各创新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峨眉武术。
峨眉武术皆具道家之动功和佛家之静功,有一套动静结合的练功方法。峨眉山金顶寺白云禅师的“峨眉十二庄”,就是根据道家内养练丹术、导引吐纳和佛门动静气功的功法而创。

南宋时期,峨眉山德源长老武艺高强,他模仿山中白猿的敏捷动作,创编了一套 “白眉拳”,著有《峨眉山拳术》,形成了峨眉武术理论雏形,在武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

明末清初,峨眉武术的拳种和流派大有发展。峨眉山白龙洞湛然法师博采众家之长,融合自身特点写了《峨眉拳谱》,把峨眉武术概括为“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风义)满江湖”,其中“八叶”指八个具有不同拳术技击风格的门派、“五花”指流传于不同地区的五个流派(指各拳种主要流传的五个地区)。明末抗倭名将唐顺之观峨眉武术表演后,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一诗,诗中记述了峨眉拳从起式到收式的整个表演过程,以及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到民国时期,峨眉武术仍然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峨眉武术传承和发展,将峨眉武术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峨眉山佛教协会是这笔宝贵遗产的当然继承者。2010年初,峨眉山佛教协会作为主要发起人发起成立了“峨眉武术联合总会”,当年4月26日在峨眉山大佛禅院召开了成立大会,会上决定建立峨眉武术祖师殿、陈列室、研究及培训机构,为天下峨眉武术爱好者建立一个习武修行的心灵家园、认祖归宗的吉祥地。

5、峨眉山书画、诗词歌赋、建筑、园艺

峨眉山是历代书画名家、文人骚客的钟情之地,留下了许多歌咏峨眉山的佳作。佛教自古与书画有缘,如近代的张大千、徐悲鸿、黄胄、关山月、程十发等等,大千居士曾数住山中,以翰墨赞誉峨眉。嘉洲画家李琼久先生,与佛教情缘深厚,年年入往山中,逐步形成了以峨眉山水灵气为基础的“嘉洲画派”。2008年,峨眉山佛教协会在大佛禅院成功举行了“中国峨眉山佛教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展”,收藏佳作500剩余件。

峨眉山是 诗词歌赋、楹联的宝库。2002年峨眉山佛教协会收集编成的《峨眉山诗》,诗中收录了自唐以来的诗作1908首,作者多达587位。还有不少历代名人和居士写下游记和词作:如唐朝的李白、杜甫、贾岛、元稹;宋朝的苏轼、陆游、范成大;明朝的方孝孺、曹学佺、胡世安;清朝的谭钟岳、周洪模、蒋超、玄烨、何绍基、印光法师等等,民国更是层出不穷。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峨眉山神奇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佛教文化,还有当时的寺院废存和僧人的修行状况等,是研究峨眉山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

峨眉山佛教建筑风格独特,山中现存寺院近三十座,它们或巧构于溪涧之畔,飞架于山峰之崖间,闲卧于白云之上,隐藏于密林之中,或雄踞于都市之郊,依山就势,朴实无华,处处显现佛教缘起法则的烙印,许多寺院带有典型的川西南民居特色,与峨眉山水相融。雷音寺的吊脚楼、万年寺的无梁砖殿、清音阁的山水园林、金顶的卧云禅院、大佛禅院的皇家气魄……各领风骚。

峨眉山佛教非常重视寺院的园艺绿化。不少寺院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有的寺院处在万顷林海、飞瀑流泉之中。位于市区的大佛禅院便是园林艺术的大观园。园中排列着三个形状不一的放生池,水面波光荡漾,园区宁静,气质柔美,整个园内动静相宜,静谧中蕴含生机,活泼中显露含蓄。园中栽植有大量珍稀树木,外围有上千棵珍贵银杏,枝繁叶茂,环绕红墙,许多珍贵花木、翠竹、草种散落在林间角落,张显着灵动和生机,显示出禅之意境。

结  语
1986年,由于党的宗教政策落实,根据峨眉山佛教的发展需要,在峨眉山佛协第五届理事会上,提出了发展峨眉山佛教的新构想,并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着手进行新的丛林建设,重点是遗产保护、金顶改造、新建十方普贤,特别是大佛禅院的恢复重建落成,使峨眉山佛教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建设蒸蒸日上。进入新纪后,永寿法师站在历史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峨眉山佛教“三个中心”的建设理念,在“三个中心”初步完成后,又作了发展峨眉山佛教“五妙共相”的规划,以形成 “一座名山、三个中心、五妙共相”的发展格局,在佛教教理教义上对佛教文化的出世间与入世间关系作了更高层次的圆融,形成了峨眉山佛教融“人间净土”、“心灵家园”为一体的人间佛教模式,是峨眉山佛教建设的总纲,对峨眉山佛教甚至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注1】参见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稂莠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注2】段智德:《宗教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页229。
【注3】《大般涅盘经卷第十五、梵行品第八之一》
【注4】慧皎:《高僧传?经师篇总论》
【注5】《大佛禅院》编辑委员会:《大佛禅院》,峨眉山佛教协会编,2008。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