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首页 | 菩提文库 | 时势动态 | 大马佛教 | 佛教视频 | 网网相源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 佛教分类
三藏经典 课题文章 智慧法语 佛教故事 文集 文学空间 书籍下载

 搜索。。。

 菩提文库最新
·我可以称台湾中国人
·不令六根流尘
·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轮回中的亲人,仇人—
·人间处处为道场、生活
·“是非”+ - x ÷
·持素与因果
·佛教最慈悲的礼物--
·因果是迷信的吗?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

 菩提文库热点
·佛陀的故事(图文)
·上香的正确方法
·认识拿汀斯里卢翠婷
·[马来西亚] 新闻自由的
·净化你的心灵——佛家
·吉祥经
·放生积福 拿汀斯里卢翠
·供香的方法
·胡因梦真面目 我的半
·佛陀的一生(漫画)

  首页 > 菩提文库 > 文集 > 圣严法师 > 印度佛教史
第一节 无着菩萨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07-12-09 来源:印度佛教史  点击:

时代的要求
上一章所举的中期经典,有人说是西元二百至四百年间成立,并且,《大涅盘经》、《大法鼓经》,都说流行於南方,《楞伽经》则以南海之滨为其说法地。因此可说,这些经典与《般若经》同属於南印度所成立。但是这些经典的思想,与前期南方的大乘有相悖处,乃为事实。进而考察,《胜鬘经》以中印的阿  陀(
Ayodhya)为中心,无着、世亲出身於北印,特别是无着,却以阿 陀为中心而发展唯识大乘。阿 陀是笈多王朝於第四世纪之末向此移都之地,所以又有人以为中期的大乘经典,可能是笈多王朝(西元四至六世纪)时的文化产物。

不论如何,当龙树组织了大乘佛教,他的特色是破小乘而发挥大乘的优越性;到了无着,就把在教理方面开展到龙树之上,同时也以小乘有部的繁琐教理做基础,而确立大乘佛教,乃是把小乘统合於大乘之内了。

义净三藏留印时,在他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五四·二
五页下)之〈序〉中说:「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中观行於东南印,瑜伽则盛於中北印,这都是时代及环境有以助成的结果。

为何称唯识大乘为「瑜伽」?这也与唯识学的环境及时代有关。凡是巧修止观而有契入的,名为瑜伽师,为瑜伽师所依住的,名为瑜伽师地,即如安世高所译《修行经》、《大道地经》,觉贤所译《修行方便》,均系瑜伽师地梵语的别译。

可知,瑜伽师就是禅师,禅师多有内证的境界,故有从禅出教的事实,即是本於内证经验而立说。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学者特深於禅,初来中国传禅数之学的,也以西北印系的学者为主。瑜伽学者既多有从禅而出之教,起而整理组织此等教说的大师,便是弥勒;据近代学者的考证,这位弥勒乃系第二位历史的人物,且是萨婆多(一切有)部的学者。


弥勒与无着
弥勒(
Maitreya慈氏),我们在第八章第一及三节之中已经讲到,他是兜率内院一生补处(最后生)的菩萨,是当来人间做佛的佛。

根据真谛所译《婆薮盘豆法师传》(《大正藏》五○·一八八页中,即是世亲或天亲
Vasubanhu传)所说,无著(Asanga)三兄弟,是生于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Purusa Pura今日白夏瓦)的婆罗门家,长兄无着、二弟世亲、三弟比邻持跋婆,都在有部出家。无着后来得到来自提诃(Videha)的阿罗汉宾头罗之教化,而得小乘之空观,但他仍不满意,便用神通去兜率天,向弥勒菩萨受教大乘空观及大乘经义,后来更把弥勒请来人间说法。因此,现传是出於弥勒造的论书,其重要者有如下五部:

(一)《瑜伽师地论》(百卷)。玄奘汉译。西藏译出其中之一部分,却说是无着所造。 

(二)《大乘庄严经论颂》(一卷)。波罗颇蜜多罗译,并存有梵文及西藏译本。 

(三)《辩中边论颂》(一卷)。中国有真谛及玄奘两译本,并存有梵文及西藏译本。 

(四)《现观庄严论颂》。存有梵文及西藏本,中国未译。 

(五)《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有菩提流支及义净两种汉译本。 

可是,宇井伯寿认为弥勒是历史上的人物(龙山真章《印度佛教史》第五章引),印顺法师也赞成此说,而以为是萨婆多部的一位学者(印顺法师着《印度之佛教》第十四章第二节)。木村泰贤则主张若要在历史上承认弥勒是一位论师,还 \应有若干之研究;他以为暂时虽说是弥勒之着,但不外於无着之说,大概是安全的。(木村泰贤着《大乘佛教思想论》第一篇第五章第一节)

若从宗教经验及宗教信仰而言,我们确有理由深信这位弥勒即是兜率天的慈氏菩萨,因为,瑜伽师的定中所见,绝不会是他们的妄语,瑜伽师以定中的神通上天请法或请弥勒下来说法,那是可以办到的。

若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那么,弥勒当是通过了瑜伽师们的定境所表现的身分,无着不过是瑜伽师中的杰出者及代表者,《婆薮盘豆法师传》(《大正藏》五
·一八八页下)中说无着「於萨婆多部出家后,修定得离欲」,可见他也是有部的瑜伽师无疑。又说大众「虽同於一堂听法,唯无着法师得近弥勒菩萨,馀人但得遥闻,夜共听弥勒说法,昼时无着法师更为馀人解释弥勒所说」。

若从人物史的资料考察,无着的先辈中,也确有一位弥勒论师:1.姚秦时代有一位印度学者来华,赞誉罗什三藏为蔑帝利以来第一人。2.《道安传》中有弥妒路刀利,与弥勒、众护、婆须密,并称为四大士。3.《萨婆多部记》目录中说,三十五祖提婆、四十二祖摩帝丽,四十四祖婆修盘头(世亲)。4.《传灯录》之旁系,十祖为摩帝隶披罗,十二祖为世亲。以上四例中的蔑帝利、弥勒、摩帝丽、 摩帝隶披罗,同属一字的异译,可见在提婆以后,世亲以前,确有弥勒其人了。此一弥勒当是促成弥勒论书的重要人员之一,他也是当时的瑜伽师之一;全部的弥勒论书所代表的思想,乃是集合了许多瑜伽师的禅境所得而来;我们也可以承认,那是兜率天的弥勒所传。这一学说的弘扬出来,乃是无着菩萨的功德。


无着及其着述
弥勒,大约是西元二七至三五年间的人,无着大约是西元三一至三九年间的人。当无着、世亲弘扬大法之时,正是笈多王朝的盛世,约自沙姆陀罗笈多
(Samudragupta西元三三至三七九)之末年,经陀罗笈多二世(Candragupta 西元三八至四一四)至鸠摩罗笈多(Kumaragupta西元四一五至?)接位,亦即是法显西游,罗什东来的前后。

无着除了以弥勒之名传出的许多论书之外,以他自己的名而传流的论书也不少,其重要的则有如下数种:

(一)《显扬圣教论》(一卷)。玄奘译。 

(二)《摄大乘论》(三卷)。有真谛、玄奘、佛陀扇多之三译,西藏亦有译本。 

(三)《大乘阿达磨集论》(七卷)。玄奘译。西藏亦有译本。 

(四)《金刚般若经论》(二卷)。达摩笈多译。西藏亦有译本。 

(五)《顺中论》(二卷)。般若流支译。 

(六)《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波罗颇蜜多罗译。现有梵文及藏文本。 

其中初三种,正面阐述瑜伽派之意趣。第四种是揭示《金刚般若经》之意趣。《顺中论》是《中论》的概说书。《大乘庄严经论》是基於弥勒的《瑜伽师地论》,解释《大乘庄严经论颂》,以作为大乘佛教的概说书。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alayavijnana)是弥勒至无着的中心思想,现在根据《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阿赖耶识有五种涵义:

(一)阿赖耶识依於两种因素而活动:一是「了别」有分别的内在之执受心;二是「了别」无分别的外在之器世界。也就是维持内在身心的活动,以及了别外在器界的活动。 

(二)阿赖耶识与作意、触、受、想、思之五遍行心所相应。 

(三)阿赖耶识与诸法有相互因果之关系:阿赖耶识又称为种子识,藏种子而生一切法,种子即是显现一切法之因,一切法是种子的现行,称为「种子生现行」。这一作用在刹那生起而因果同时,阿赖耶识即是因,诸法即是果。由现行之诸法再薰习(影响)阿赖耶识,而成为积聚的种子,便称为「现行生种子」。这一 作用的场合,现行的诸法是因,积聚的种子是果。但在阿赖耶识的种子,既能生起现行,也能和其他的种子刹那相续彼此影响,而又生起新的种子,这是自类相续,称为「种子生种子」。 

(四)阿赖耶识与诸识俱转:其他诸识中凡有一识或二识活动时,阿赖耶识的内含亦即随即变动。 

(五)阿赖耶识有杂染与还灭的两面:在生死流转中,它是一切杂染的根本;在证悟而入涅盘时,是还灭功能的所依。这是采取了如来藏的思想。



无着的《摄大乘论》
唯识学发源於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到了无着的《摄大乘论》而大成。此论是无着晚年的作品,有独特的组织。此论是《大乘阿达磨经》之<摄大乘品>的释论,乃是无着思想的代表作。内容共分十章,说明十种殊胜,并述有大乘佛教真是佛说的意趣。十种殊胜相可分为境、行、果的三类。一及二是境殊胜,三至八是行殊胜,九及十是果殊胜。

所谓十种殊胜相的内容,大意如下:

(一)所知依:「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一切所应知的法,都依於阿赖耶识而立。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为三性(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所依。对三性有两种见解:遍计执及依他起是杂染,圆成实是清净。遍计执是杂染,圆成实是清净,依他起通於杂染和清净之二边。照第一见解说,阿赖耶是虚妄不实、杂染不净;照第二见解说,阿赖耶既是虚妄杂染,也是真实清净。无着侧重在第一种见解,世亲则兼谈两种。 

(二)所知相:「三种自性」,「说名所知相体」。所知就是相,名为所知相。即是将一切所应知的法,分为三相来说明:1.依他起自性--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可染可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法。2.遍计所执自性--是指乱识(幻妄)所取的一切法,毫无实体,不过是一种自己的错觉意境。3.圆成实自性--是指由人空及法空所显的诸法之真实性。 

(三)入所知相:「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由修唯识观而悟入唯识性,就是悟入所知相的真实性。唯识观有两种:1.初步的方便唯识观--以唯识观观一切法的自性为虚妄分别,所以了不可得。2.进一步的真实唯识观--观察诸法之境不可得,虚妄分别的识也不可得,心境俱泯,即悟入平等法性(圆成实性)。本论的唯识观虽通於真实境(地上),但重於从凡入圣(由加行分别智到根本无分别智)的唯识观。 

(四)彼入因果:「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彼入就是入彼,即是说,要悟入彼(那个)唯识的实性,必须修习六种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 辱、精进、禅定、智慧);尚未悟入唯识性时,所修者是因,证入唯识性以后,所修者即是果。 

(五)彼因果修差别:「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进入初地以后的圣位菩萨,於十地中,仍是修习六波罗蜜多;地地增上,故说有十地差别。到佛果时,六波罗蜜多的修习,即告圆满。 

(六)修差别中增上戒:「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即是诸地之中菩萨所修的戒学,表明他们不是修的声闻小乘戒,故称菩萨律仪。地地修习、展转、增加、向上,故名增上。 

(七)增上心:「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此即是诸地菩萨所修的定学。定以心为主体,故称增上心。首楞伽摩,义为健行,就是首楞严大定,此定境界很高,为十住菩萨所修。虚空藏也是定名,能含摄、能出生一切功德,所以名为虚空藏。 

(八)增上慧:「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此即菩萨所修的慧学。无分别智含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者。菩萨远离一切法执分别,故此三智皆称无分别智。 

(九)彼果断:「无住涅盘,说名彼果断体」。彼果,就是修习那戒、定、慧 三增上学所得的果。那果就是断烦恼障及所知障而得的果,故称果断。无住涅盘是不住於生死也不离於生死之义。 
(一)彼果智:「三种佛身」,「说名彼果智体」。上面所说的那个果,就是智,故名果智。从果的断障寂灭而言,是无住大般涅盘;从果显现的智慧而言,是圆满的无分别智,亦即是八识转为四智而成就三种佛身:1.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即是「自性身」佛。2.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即是「受用身」佛。3.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即是「变化身」佛。第一种身是常住的,二、三种身是无常的。由自性身现起的受用身,受用一切法乐(自受用),并为地上的圣位菩萨说法(他受用);由自性身现起的变化身,则为声闻说法。 

以上十殊胜的释义,系参考印顺法师的《摄大乘论讲记》第一章。其中包括唯识境、唯识行、唯识果,在唯识学的立场,本论确是一部统一了全体大乘佛教的概论书。

评论】【加入收藏夹】【 】【打印】【关闭

※ 相关信息
  第三节 印度的近代佛教  (2007-12-10)
  第二节 密教的兴亡   (2007-12-10)
  第一节 密教的渊源  (2007-12-10)
  第三节 佛教与外道的交涉  (2007-12-10)
  第二节 伐弹那王朝的佛教   (2007-12-10)
  第一节 笈多王朝的佛教  (2007-12-10)
  第三节 世亲以后的诸论师   (2007-12-09)
  第二节 世亲菩萨   (2007-12-09)
  第三节 龙树以后的大乘经典  (2007-12-09)
  第二节 龙树的后继者  (2007-12-09)
  第一节 龙树菩萨  (2007-12-09)
  第三节 大乘初期的经典  (2007-12-09)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兴起  (2007-12-09)
  第一节 大乘佛教的根源   (2007-12-09)
  第三节 印度的佛教艺术   (2007-12-09)
  第二节 迦腻色迦王与佛教   (2007-12-09)
  第一节 王朝的兴替  (2007-12-09)
  第三节 《俱舍论》概述   (2007-12-09)
  第二节 阿毗达磨的发达   (2007-12-08)
  第一节 两个根本部派  (2007-12-07)

评论
发表评论( 请注册成为会员以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来西亚佛教资讯网 网站声明
本网站的最佳视觉效果是采用 1024 x 768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IE5)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